到2027年,产出一批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落地转化30以上个核心技术及创新产品;持续丰富医药健康领域多元应用场景,助力不少于20个创新药械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加速推进不少于10个场景应用;构建技术自主可控、产业协同创新、风险有效防控的创新生态体系,引育不少于100名高水平专业人才,形成2-3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注:今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3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委网站。①《行动计划》https://kw.beijing.gov.cn/zwgk/zcwj/202507/t20250703_4141266.html。②解读https://kw.beijing.gov.cn/zwgk/zcjd/202507/t20250703_4141268.html。③https://kw.beijing.gov.cn/zwgk/zcwj/202501/t20250127_4000434.html。)
初审:李剑锋
复审:杜朋钊
终审:毛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