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提出四种发展模式:政府及国有平台主导类。主要由政府主导建立,聚焦全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定向筛选引进国内外颠覆性、前沿性的创新成果和优秀创新团队,加快企业孵化生成。
高校及科研院所主导类。主要由高校院所主导建立,聚焦高校院所建设的重点科研平台以及优势科研团队形成的前沿原创科技成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企业主导类。主要由企业主导建立,聚焦企业自身或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市场布局和行业应用,推动行业技术产品迭代升级,促进现有产业未来化发展。
专业机构主导类。主要由专业机构主导建立,聚焦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和行业共性需求,提供概念验证、工艺研发、中试验证、检验检测、产业化应用等服务。
《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孵化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成能力持续提升,“研究院经济”成为支撑我市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力争建成各类产业研究院50个以上,年均孵化培育未来产业企业20家以上,累计开展技术服务5000次以上(含委托研发、技术转让等)。
(信息来源:重庆市经信委网站。http://jjxxw.cq.gov.cn/zwgk_213/zcwj/qtwj/202507/t20250723_14840276.html)
初审:李剑锋
复审:杜朋钊
终审:毛 刚